原标题:健康导报 马成福的漫漫文冠果之路
马成福的漫漫文冠果之路
健康导报 2019年5月31日第二版
西北文冠果基地创始人、文冠果研发者马成福建议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倡议给大脑加油,尤其是给正在发育和经常用脑的大中小学生,以此来我国青少年的大脑营养和智商。文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
马成福与文冠果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都是药食同源保健品;文冠果的精华是种子,种子的精华是文冠果油;文冠果油的精华是神经酸,神经酸是大脑黄金,它是黄金的三倍价格。
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灰质)的核心天然成分,是神经组织中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脑甙中髓质的标志性成分。神经酸是大脑发育、维持的必须营养物,是人体中构成细胞膜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在人体各种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神经介质和受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神经酸是各国科学家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修复疏通受损大脑神经通路——神经纤维,并促使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物质。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天然成分。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抑郁等脑疾病。人体自身很难生成神经酸,只能靠体外摄取来补充。
长期饮用文冠果养生茶,能够更好的起到利尿、止血、去风湿、减肥和降尿酸、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以及治疗失眠、痛风、胃炎、胃溃疡、前列腺炎,还有抗氧化、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等功效。
西北文冠果基地生产的文冠果油和文冠果养生茶
文冠果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她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但却始终发展不起来,主要主要是因为文冠果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问题。可见,文冠果的发展之路何其漫长而曲折也!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具有文人情怀的马成福从此踏上了20年的文冠果之路!20年,荒山绿起来了,他的头发白起来了!20年,他由一位风华正茂的作家,变成了含辛茹苦的老农!20年,在他的艰苦培育和大力宣传下,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变成了茁壮成长的产业。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百年,甚至千年的文冠果古树,却往往只有一棵两棵,说明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名不虚传。马成福却“在山上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的兰州新区水秦路荒山上,用水车拉自来水,种活了50万棵文冠果,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苗子移栽成活率高,而别人的苗子移栽成活率低?”
他幽默地说:“我的苗子是穷人家的孩子,别人的苗子是富人家的孩子。穷人家的孩子到哪里都能生活,而富人家的孩子到贫困的环境就生存不了。文冠果是深根性树种,在水肥充足、光照强的条件下,一年就能长二米多高,杆长得高根就扎得深,挖苗时只能带几十公分,而且主根发达了侧根就弱了,所以移栽成活率就低。我的苗子严格控水控肥,一年只让它长四五十公分高,杆长得矮了主根就短了,而侧根就发达了,移栽成活率就高了。”
往往野生资源丰富的地方,文冠果产业前期发展就较快,后期却陷入了低产的死胡同。文冠果都是从由野生采集而来的,低产是它的主要特性,因此没有经济价值百科,历史以来都没有形成产业。
马成福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就是土里刨食的孩子。小时候,他不小心把白胡麻(即亚麻)和红胡麻种子混在了一起,按照常规是不能种植的。那时家里非常困难,父亲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购买新的种子,只好凑合着播种了。结果胡麻产量却慢慢的升高,还没有病虫害。有一年,村里的胡麻都生了症,几乎绝收了,只有他家的胡麻长势喜人,还获得了高产。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了杂交能大大的提升产量和品质的种子。
一般文冠果都是三瓣的,也有个别四瓣的,但他的文冠果却出现了大量四瓣五瓣的果子。他在网上发布以后,有许多人都说他的照片是PS的。有一位研究文冠果多年的林业科学家不相信,说文冠果大多都是三瓣的,四瓣的都非常罕见,“我搞了一辈子文冠果,见到四瓣的都很少,如果您能弄出四瓣的就已经不错了,您说能弄出五瓣的,打死我都不信。”于是,老专家坐飞机过来,想戳穿他的骗局,但到这儿一看就服气了。
老专家好奇地问:“您这个四瓣五瓣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马成福实实在在地说:“这不是我培育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了。我是一个外行,不会人工授粉。我只不过就是把56个地方的文冠果种子杂交到了一起,然后让他们自己传花授粉自由恋爱,就长出了四瓣五瓣的果子,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
通过他精心培育的文冠果苗子,两年就开始挂果,多的挂到了二三十个,长着长着就垂落下来了,有的甚至倒伏了。有的苗高才三五十公分,就挂了很多果实,这让人匪夷所思。
有的人说,那么小的树,就能挂那么多的果子,根本就不可能。都认为他的果子是粘上去的。
现在,他的高产苗子已经走到了北方所有省市,甚至还走到了南方,他的四瓣五瓣文冠果也走遍了神州大地。
世界上一般作物育苗都是春播或者秋播,但马成福培育文冠果却从三月一直到十月份,何时腾出地了,何时有时间,就何时育苗。文冠果老专家问他:“文冠果何时可以育苗?”他说:“365天,天天都能育苗!”
老专家说:“您开什么玩笑?”他说:“我是认真的,我确实是这么做的。”老专家非常生气,但到地里看到不同月份育的苗子时,才心服口服地说:“你一个作家,一个外行研发文冠果,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真的不容易啊!”
老专家又问:“那你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马成福认真地说:“这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是我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是我观察文冠果出苗的结果!我们春天用干种子育苗,发现每天都在出苗,直到两年才出完。由于文冠果种壳坚硬,出苗困难,但不容易腐烂。还有文冠果是树苗,是宿根,无论何时出苗都能成活,即使冬天上面的嫰枝细叶冻坏了,下面的根仍然活着,到春天依然还会发芽成长。”
一棵树,有了抗旱节水的特性,才能扎根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产业,只有在最贫瘠的土地上锻炼成长,才能在任何地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起来。
现在,文冠果被当地农民称为一年种,千年收的“铁杆庄稼”。经过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种苗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慢慢的变成了白银市特别是干旱山区最具发展前途的特色林果产业之一,全市种植面积达到了40多万亩。2015年9月,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实践证明,文冠果是精准扶贫和生态扶贫的好树种,是国土绿化、乡村振兴的好产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西北文冠果基地的高产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走到了西北、东北、华北,走遍了北国大地、华夏神州。中央电视台报道《文冠果研发者马成福》;甘肃电视台报道《钟情文冠果誓把荒山变绿洲》《绿色管理者马成福》。甘肃日报报道《景泰文冠果工厂化育苗取得成功》《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栽下文冠果绿起一片山》;新疆亚欧网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远赴新疆播撒致富种子》《高产文冠果扎根新疆》《西北文冠果基地硕果累累》;河南科技报报道《关于在河南发展文冠果产业的思考》。
2016年6月3日,甘肃日报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景泰县和兰州新区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这里刚定植两年的苗子就开始挂果,三年的果树已经硕果累累,有的果子压弯了枝头。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经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难关,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西北之片旱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报告文学作家,马成福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西北。大西北土地贫瘠,气候寒旱,水源稀缺,生态脆弱,宜林不宜农。如果把西北的生态林、绿化树和经济林果改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百科的抗旱树种文冠果,建立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就不再是梦想。文冠果系我国北方珍稀乡土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如果大量推广种植,可破解生态危机、食用油危机、经济危机三大难题,促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
在兰州新区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种活文冠果树,还能开花结果,创造经济价值百科,确实不容易。因此,我们要改变生态造林新思路,选择像文冠果这样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这样的生态建设事业才能做大做强。既然那么高的荒山上都能种活文冠果,那么荒坡、荒滩、荒原,乃至沙漠、戈壁都能种活文冠果。
西北文冠果基地
马成福的理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祖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实习记者 唐小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