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一线故事】用脚测量 以心支付|从苦开端 向甜动身|女性木兰 不输儿男|一人小康 姐妹获帮
用脚测量 以心支付
□本报记者 王春霞 文/图
彭付兴为白叟进行人脸比对认证
早上6点多起床,馒头就着腌蒜薹一吃,再喝上一碗绿豆茶,彭付兴就夹着公函包走出了叶县水寨乡河北赵村抛弃的敬老院大门,朝着水寨乡政府大步走去。
村与乡相距5公里,骑车30分钟,步行1小时,这是他用自行车和双脚测量出来的。
不到8点,彭付兴就走到了乡政府会议室,汗也出来了,有种舒爽的感觉。
本年50岁的彭付兴,是湛河区农业村庄和水利局派驻河北赵村的驻村作业队队长。驻村两年来,这条路他不知走过多少回,“早已从开端的苦走成了现在的甜”。
|用自行车和脚测量扶贫路
驻村之前,彭付兴担任湛河区农业村庄和水利局园艺站站长,2018年5月被派驻到叶县水寨乡河北赵村。
刚来时,驻村作业队一行三人借住在村党支部书记赵占才家。本年春节前,赵占才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都回来了,彭付兴就提议暂住村里抛弃的敬老院。
敬老院内条件粗陋,彭付兴也不厌弃,简略清扫后,就和队员搬了进去。房间的锁链是坏的,就用布条绑一下。厨房里有简略的灶具,案板上放着豆腐、青菜和面条,“那是队员买的午饭食材,迟早咱们都是各自凑合着抵挡一下”。
对彭付兴来说,驻村今后,吃住还不算什么,最难的是上班问题。
他家住市区湛河区政府家属院,间隔河北赵村46公里,因自己没车,只得坐公交车。为按时参与水寨乡政府周一早上8:30的例会,他周一早上总是5点就起床,中心倒3次车。因每周还要到乡里去开几回会,他就把家里的自行车拉到村里。后来,他又改为走路去乡政府开会。“骑车或步行去乡里是一种趣味,每一步扶贫路都是结壮坚决的。”他自嘲说。
“现在常常蹭邻村驻村作业队队长的车,可总想着得补偿人家点油费啥的。”彭付兴欠好意思地说。
作为作业队队长,周末及节假日不休是常态,彭付兴把一切家事都撂给了妻子,也很少回家看望80多岁垂暮多病的老母亲。2018年“大干一百天”期间,11月中旬父亲忌日当天他没有回去;11月下旬大姐因喉癌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做手术他没有回去;12月18日姑母病逝他没有回去。
这次见到他时,他又现已十多天没有回家,整个五一假日都是在村里度过的。
|乡民把他当成“好管家”
河北赵村为民服务大厅里,驻村作业队员李二伟正在值勤,提起彭付兴,他由衷地点评说:“彭队干作业真实在、真用心。”
刚来时,彭付兴发现村里干部不会运用电脑,没有一点资料。他在把握户情村情后,协助村里建立了规范完善的资料。“现在看着这些档案资料,都像我的孩子相同。”彭付兴翻开满满的文件柜,颇有成就感地说。
在河北赵村驻村两年,他记了满满两大本民意日记。翻开一本,扉页上写着一首《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天然就少对错;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天然就有威望;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天然就有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就天然有人跟从……”
河北赵村对错贫穷村,有20户贫穷户。彭付兴活跃协助他们执行“六改一增”“危房改造”“生猪代养”“企业带贫”“公益性岗位”等扶贫项目,想方设法协助他们脱贫。乡民赵运良是彭付兴的帮扶目标,赵运良的儿子智力低下,孙女上小学,妻子患病。彭付兴协助他申签到户增收项目,展开家庭饲养业,完成脱贫。
河北赵村葡萄和桃树栽培面积达600多亩,彭付兴主张村里建一座果品冷库场,以到达果品保鲜贮藏增值、做大做强村团体经济的意图。该项目已立项请求,可行性陈述和实施方案已上报待批。
村里大事小事,村干部和大众都愿意和他洽谈,村“两委”干部和乡民都称他是河北赵村的“好管家”。赵占才由衷地说:“啥时候他们走,我要给他们送锦旗。”
| 他把乡民当亲人
“婶,我来给恁二老认证来啦。”正午时分,彭付兴抽暇来到乡民徐秀兰家中,用手机为她和老伴赵克须进行社保认证。老两口年近八旬,儿子赵根星用的是晚年机,无法帮爸爸妈妈认证,就打电话求助彭付兴。
老两口拿出身份证,彭付兴先拍了身份证,然后举起手机对准徐秀兰白叟的脸开端认证:“婶,张嘴合嘴,哎对。”白叟合作地做张嘴的动作,认证通过了。
可是他对着赵克须白叟接连做了两次人脸比对,一向显现“认证失利”。彭付兴耐心肠说对白叟:“别着急,有时是信号的事儿,我停两天再来。”
现在,他的手机里协助乡民做的社保认证记载已有100屡次。他常说:“只要把乡民当亲人,乡民才能把你当家人。”
面临采访,彭付兴说,自己没什么大作为,做的都是普通小事。正如他的座右铭相同,他仅仅想“踏结壮实做人,仔仔细细干事”。
-------------------------------
从苦开端 向甜动身
□本报记者 牛超/文 彭程/图
武立峰协助陈妮喂食羊
“生了、生了……”5月7日上午,叶县保安镇庙岗村王军芳家的养牛场,武立峰刚刚走到门口,一阵夹杂着喝彩的叫喊声就传了出来。在养牛场的一片空位上,一头黄牛屈膝伏地,身边卧着一只浑身上下包着一层薄膜的小牛。
| 学习饲养 脱贫致富
庙岗村是省级贫穷村,共有76户贫穷户,其间18户通过养牛养羊脱贫致富,本年56岁的王军芳是其间之一。当天,看着出世的小牛犊,王军芳满面笑容。
武立峰是叶县保安镇庙岗村驻村第一书记,来自市公安局。知道王军芳家的牛这两天要生崽,他不放心,专门跑来看看,没想到正好遇上。
“没技能,曾经就靠种田为生,没想过还能养牛。”王军芳说,2018年,他开端测验养牛,第一年养了4头。
为了更好的进步乡民的饲养技能,武立峰等驻村干部联合村委开办了农人夜校,约请专家、种饲养大户为乡民解说种饲养技能。王军芳勤学肯干,养牛场内牛的数量继续不断的添加。“加上刚刚产下的这头小牛,栏里一共有15头。”王军芳说。
通过饲养脱贫致富的还有王木仨。
来到王木仨家,看到红漆大门、水泥硬化的地上,房子外墙贴着瓷砖,院内洁净整齐,遮阳棚下摆着沙发、茶几。
“托武书记和扶贫方针的福,曾经哪儿想过有这好日子。”王木仨的妻子陈妮说。
王木仨本年52岁,身体欠好,干不成重活,有两个儿子。曾经,一家人就靠几亩薄田为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穷户。2017年,武立峰来到村里,通过查询造访,引导他家养羊,并为其请求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执行了到户增收方针补助。
“当年,咱们养了40多只羊,顺利完成脱贫。”陈妮说。
可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陈妮被确诊患上癌症,前前后后做了两次手术,一家人面临着“因病返贫”的危险。
武立峰和村里得知状况后,根据规定为其办理了低保,并给予相关救助。他们的大儿子也在郑州富士康找到了作业。
日子从头燃起期望。去年底,大儿子成婚,他们将房子从头装饰。小儿子现在在市区学习美容美发技能。武立峰还帮其请求了“雨露方案”扶持。与此一同,他家还享用着光伏补助方针等。
与他家一墙之隔,便是羊圈。十多只波尔山羊或卧或站,悠闲地吃草。“有几只快生了,估量到秋天,又能到达40多只了。”陈妮说。
| 日子脱贫 精力殷实
在庙岗村党群服务中心,乡民朱强石正在收拾资料,偶然有乡民进来咨询问题。
“我能走出来,多亏了武书记。”朱强石说,他本年57岁,原有一儿一女,除了自家的七八亩地外,还承揽了他人的部分土地,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可一场意外打破了安静,2011年,他现已20岁的儿子逝世,丧命的冲击让朱强石难以承受,他和老伴对日子失掉决心,整天以泪洗面。后来他家被确定为贫穷户。
2017年10月,武立峰任该村第一书记后,常常与他谈心,为其补葺漏雨的房子,安排他在村里当保洁员,每月薪酬350元。考虑到他是高中毕业生,有文明,还让他担任村里的文明专干,安排乡民展开广场舞和酷走健身、组成建立自愿服务队等。一系列的活动,丰厚了乡民的文明日子,也让朱强石越来越充分。
“女儿现在在北京上班,妻子也在邻近找了个活儿,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朱强石说。
|改进环境 一同小康
散步在庙岗村,条条路途整齐晓畅,路口竖着路牌。“曾经除了一条主路,其他路途全被养羊户圈起来,占道严峻,臭气熏天。”朱强石说。
武立峰驻村后,跟村干部洽谈进行环境整治,撤除违建,出资30万元打造樱花欣赏带,改变了村里脏乱差的状况。
在庙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南边的一片空位上,鳞次栉比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这便是庙岗村的光伏发电站。这片空位之前都是石头,种啥啥不成。武立峰驻村后,引进光伏发电,每年为村里收益5万元,悉数用于扶贫和公益。
庙岗村坐落丘陵地带,犁地多为黏土,洒水后不易浸透,水干后土质较硬,粮食产量不高,农人增收有限。武立峰带领村干部、乡民代表四处调查,最终选定栽培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亩产高出100多公斤。2018年,全村栽培800多亩,本年栽培面积到达1500亩,长势杰出。与此一同,他又引进资金置办收割机和拖拉机,对外承揽添加团体收入,建立合作社栽培花椒,数十名贫穷乡民在家门口完成作业。
-------------------------------
女性木兰 不输儿男
□本报记者 杨元琪 文/图
吴俊英查看小伟博的作业
“妹子,最近身体咋样?孩子都在家吧?我拿了些衣服,让孩子们出来试试吧。”5月7日上午,天空有些阴沉,卫东区工信局驻鲁山县磙子营乡白炼堂村作业队队长吴俊英和成员陈龙飞、段亚南来到李春娥家造访。
李春娥患有慢性病,往常只能牵强做点家务和照料孩子,老公李二延在外打工。
“小美女过来,阿姨给你带了公主裙,你穿上试试。”5岁的小雅嘴里还嚼着馒头,笑眯眯地跑了过来。吴俊英为小雅穿上裙子,周围的李春娥笑开了花。
不只李春娥一家,吴俊英这次从市区过来,车里装了满满一箱童装,还要带给村里其他孩子。
|建起水塔 组起舞队
驻村干部中,女将并不多见。2018年5月,吴俊英承受安排派遣,来到鲁山县西北部深山区的背孜乡葛花园村,担任驻村作业队队长。
“山区和景区真是千差万别,尽管我做了心理预备,可到了驻地,仍是有点傻眼。”吴俊英说,当她看到满地蛆虫的旱厕、窄小湿润的屋子和布满蛛网的墙面后,心里五味杂陈。但当昂首又看到满眼等待的乡民后,她告知自己,来了就要坚持下去。
葛花园村地处山区,地广人稀、人口涣散,造访不方便。吴俊英刚到村上时正值盛夏,密林炽热,山岗暴晒,可是她硬是走遍了每个旮旯。
吴俊英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村里水井大多干燥,周边河流达不到规范,饮水问题亟待处理。“水是生命之源,这点都保证不了,咱们怎样可能会日子美好。”吴俊英一边向上级反映,一边与鲁山县有关部分联络和谐。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建起了水塔,多年吃水难题得以处理。
为丰厚大众业余日子,吴俊英与村两委洽谈组成起三支广场舞部队。她发挥自己的专长,使用清闲时刻带着姐妹们边学边练。部队从最开端的18人扩展到62人。她还联络卫东区辖区爱心企业为舞蹈队装备了服饰、鞋子、音响等。
繁忙的作业加之饮食不规则,吴俊英落下了严峻的胃病,一个月瘦了7.5公斤。
她的支付,乡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脱离葛花园村时,吴俊英和队员李旭耀、王美丽收到全村赠送的印有“诚心驻村 热心帮扶”的锦旗。
“别看她是个女同志,干起作业来比有些爷们都下劲儿,说她是花木兰真不错。”葛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张晓文说,尽管吴俊英脱离他们村一年多了,但当大伙儿们喝到美滋滋的水时,都不会忘了这位“挖井人”。
|脱贫增收 多管齐下
在葛花园村作业了近半年后,吴俊英受安排派遣,带领队员来到白炼堂村驻村作业。“你们看这片地,今后便是咱们的文明广场。”白炼堂村党支部委员李来成所说的当地原来是个坑塘,遍及废物、污水,吴俊英到来后,和谐资金、回填坑塘、打好地平,旱季后预备建起文明广场。
白炼堂村总人口315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穷户66户206人。为给乡民拓宽继续安稳的增收途径,吴俊英带领队员在全村活跃推行黏玉米栽培加工项目;使用接近水库的优势展开水产饲养业;引导乡民与卫东区辖区企业活跃对接,处理企业用工与贫穷户劳动力开释问题;使用工信部分的优势安排展开电商人才训练,鼓舞乡民使用电子商务渠道出售特征农副土特产品,成功开办“青云直上商贸”电子商铺;为建档立卡贫穷户中的重度残疾人请求无障碍改造设备;先后为12户贫穷户执行危房改造,协助61户贫穷户享用“六改一增”方针;成功建筑户户通路途8190米……到现在,全村已脱贫53户175人。
|因病致贫 全力救助
“咱得去李金河家看看,他两口去郑州治病了,家里就俩孩子。”说罢,吴俊英和陈龙飞、段亚南往李金河家走去。
“孩子,吃饭没?”“吃了。”吴俊英径自走进屋里,看到茶几上的盘子有几片焦煳的虾片,就对伟博说:“少吃油炸食物,要是不想做了来跟着我吃也行。”伟博12岁,近些日子独自一人在家照料5岁的弟弟舒博。
“来,看看你的作业。尽管还没开学,但功课不能落下。”说着,吴俊英搬来木凳,开端查看伟博的作业,狡猾的舒博也凑了过来。
说起这家贫穷户的状况,吴俊英只想抹眼泪。李金河患有慢性病根本损失劳动才能,妻子姚彩婷身患肝癌,4名子女均在肄业,家庭日子好不简单。刚到白炼堂村,李金河一家的状况就引起了吴俊英的重视。吴俊英不仅为他们一家申办了低保,与李金河长子李骏博地点校园和谐,帮他请求了每月300元的特别救助,还凭借“轻松筹”“水滴筹”等网络救助渠道,为姚彩婷筹措医疗救助款33万余元,并发起单位搭档和亲朋好友献爱心。“都不简单,尤其是看着孩子,心里难过。”吴俊英说。
-------------------------------
一人小康 姐妹获帮
□本报记者 燕亚男 文/图
典爱军辅导工人做活儿
裁剪、喷胶、包棉、压平……5月7日上午,叶县洪庄杨镇洪西村鼎盛鞋面加工厂约300平方米的车间里,40多名女工严峻有序地作业着。加工厂的负责人典爱军络绎在流水线中,不时点拨一下工人们手中的活计,看到哪里做得不对,就手把手地教。
| 开办工厂 协助乡邻
“华华,来给她数数做了几件。”看到贫穷户曹川勤拎着穿好鞋带的鞋面走进车间,典爱军忙喊车间的小组长杨华华。
记完数,杨华华四肢利索地又给曹川勤数了50多件鞋面,让她带回家干活。曹川勤的老公患脑梗留下了偏瘫后遗症,需求终年吃药,家里还要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和老母亲需求照料。典爱军知道后自动找上了曹川勤,让她来厂里干活,考虑到她家的实在的状况,就让她把活儿带回家去干。
曹川勤说:“我在这个厂里现已一年多了,她(典爱军)对我很照料,忙时忙农活,闲时进厂把手艺活儿带回家干,每月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根本处理了日子开支。”
本年45岁的王贵云是河北高村的贫穷户,老公患有脑梗,长时间卧床,家里还有个年近九旬的公公,日子的压力一度让王贵云喘不过气来。典爱军知道她家里的状况后,也是自动找上门,鼓舞她到厂里干活。“现在能在家门口作业,还能照料家人,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给家里减轻了不少担负,并且老板人很好,家里有事能够随时去忙。”王贵云的话中充满了感谢。
可谁也不曾想到,现在每年收成净利润近20万元的典爱军,几年前也是一个贫穷户。
| 因病致贫 尽力摘帽
本年45岁的典爱军是洪庄杨镇河北高村人,2000年,她和老公高万强一同到南边鞋厂务工,日子条件还不错。可是这种日子没继续几年,高万强由于腰疼,被确诊为严峻的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再干重活。无法之下,夫妻俩回来家园。但家中仅有3亩薄田,加上老母亲终年服药、还要供两个孩子上学,他们的日子陷入困境。
“严峻时他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为了给高万强治病,典爱军四处求医,慢慢地,高万强能下地走路,干一些轻活儿。2016年,典爱军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穷户。
从被评为贫穷户那天开端,典爱军夫妻俩就总感觉抬不起头,专心想着怎么摘掉贫穷帽子。在县政府和帮扶人员的扶持下,2016年,他们承揽了35亩土地栽培花生和小麦,通过艰苦的劳动,一年后摘掉了贫穷帽子。
脱贫后,考虑到高万强的身体,典爱军不想再包地。她想使用自己在鞋厂打工堆集的技能和经历,在家园兴办鞋面加工厂。叶县副县长王红敏是典爱军家的帮扶责任人,了解到典爱军的这一主意后,便鼓舞他们夫妻把主意付诸行动,“已然你们有决心、有才能、有经历,就开端干吧,你们致富了,还能带动更多贫穷人员脱贫。”
在县领导的鼓舞下,典爱军东拼西凑筹资近50万元,收购设备、招聘工人,2018年6月,注册建立了鼎盛鞋面加工厂,开端了创业之路。
|扩展规划 一同致富
工厂投产后,为了寻求订单,典爱军夫妻把出产场景拍成视频,带着去郑州、洛阳、青岛等地寻觅合作伙伴。刚开端,对方都是给2双或许5双鞋让他们回来加工,做好制品之后再带回去让人验货。就这样,凭着过硬的技能和质量,厂里订单不断,年净利润近20万元。
“咱们现在加工的是足力健的订单,尽管本年遇到了疫情,但咱们厂里的订单一向不缺,现在缺的便是人手。学生都没开学,许多工人还在家没有复工。”典爱军说。
“一人富不算富,咱们富才是真的富。”从旧日的贫穷户到现在的致富带头人,典爱军在致富的一同,不忘带动本村及周边乡民一同致富,约请贫穷户到她的鞋面加工厂上班,按量计薪酬。
“下一步咱们还要扩展规划,建立加工点,带动更多的妇女姐妹足不出村脱贫致富,让家家户户过上小康日子。”面临未来,典爱军充满决心,她和记者说,日子逐渐好了,信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脱贫致富不再是梦。
现在,典爱军的厂子里有六十多岁的大娘,五十多岁的婶子,还有三四十岁的姐妹,咱们在一同依托自己的一双巧手,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鞋面加工厂现在年产值已达200万元,被叶县妇联命名为“巧媳妇创业作业基地”。本年,典爱军还荣耀地获得了“河南省村庄出彩巧媳妇”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