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太原段。 王 璟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不合理等带来的结构性污染,导致山西空气污染形势严峻。
近年来,山西出重拳从源头治污,探索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效路径。
家住汾河边的太原市民李进是一名跑步爱好者,每次遇到好天,他都会到汾河公园跑上几公里。李进对“好天”的主要标准,就是空气质量为优良。“今年以来跑的里程,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他打开手机上的运动记录软件,向记者展示。
今年1—6月,太原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2.0%,优良天数增加22天,优良天数比例增加12个百分点,六项污染物指数全部下降,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这也是山西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的一个缩影。
精准打击,向违法排污宣战
去年7月30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驻朔州检查组会同朔州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发现:朔州市森祥煤炭销售有限公司曾因违法建设洗煤设备,未配套任何环保设备;原煤、煤泥、精煤露天堆存,未采取任何防尘抑尘措施等,被生态环境部门采取断电措施。但该企业竟私自发电运行洗煤系统。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当年7月31日,朔州市生态环境局平鲁分局对该公司洗煤设施及供电设施实施查封扣押,并将该企业相关责任人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
一段时间以来,山西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违法排污行为屡禁难绝。2019年开始,山西对全省违法排污问题进行全面、集中的大起底,排查重点排污单位超标排污、城市建成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柴油货车冒黑烟等对大气污染影响大,又没得到有效根治的违法排污行为。
找对靶子,便能精准打击。去年7月开始,山西省环保部门集中开展针对违法排污行为的“百日清零”专项行动。山西省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清零”就是要把环境污染问题认真过一遍、扫一遍、清一遍,全面清除违法排污存量,遏制违法排污增量,对违法排污问题“抽筋断骨”,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的短板。
据介绍,通过“百日清零”专项行动,截至去年10月底,山西累计检查污染源22234个、督办问题5363个、整改完成问题5294个,清零率达到98.71%;查处典型案件316件,罚款金额1.25亿元。其中,道路扬尘、柴油车冒黑烟、禁煤区原煤散烧等问题的清零率均已达到100%。
专项整治,剑指降尘和扬尘污染
“以前一刮风,附近的工地就尘土飞扬,封闭治理后好了很多。”家住太原南城工地附近的市民刘斌说。
曾经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降尘量排名中因降尘量大而位列末位的太原,针对降尘和扬尘污染治理,全面启动城乡接合部土路、裸露地面、建筑工地、渣土消纳场所等七大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城市道路建设工地扬尘“清零”行动:清理渣土垃圾870.9万立方米;改造城乡接合部道路551.76公里;完成裸露地面整治651块、937.3万平方米,整治渣土场21个。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去年12月“2+26”城市降尘监测结果,太原市降尘量3.8吨/平方千米,同比下降79.5%,降幅在“2+26”城市中排名第一;去年7—12月,太原连续6个月在“2+26”城市中降尘幅度最大。
秋冬取暖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时段,山西省持续发力,延续和深化“清零”行动成果:结合秋冬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堵点,确定了未建立有效督查制度的市县、散煤替代任务、不达标建筑工地、工业污染源治理任务等多项“清零”任务,保证了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
今年1—4月,山西省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5.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增加134天,优良天数比例增加9.6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共计减少28天。六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有五项指标同比实现双位数的大幅下降。
产业调整,向大气结构性污染“开刀”
日前,有着近20年生产历史的太原市港源焦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的焦炉被关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这也是太原向结构性污染“开刀”、实现焦化产业绿色发展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停。
焦化产业是太原市主导产业之一,却也是太原亟待破解的大气污染老大难问题。“焦化企业多地处古交、娄烦等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清洁生产程度较弱,污染排放强度较大。”山西省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升级产业水平、优化产业布局,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由之路。”
“淘汰关停古交、娄烦等城市上风向、水源地焦化产能,清徐县境内现有炭化室4.3米以下装备水平低、污染控制水平差的低效焦化产能,减量置换整合至清徐经济开发区。”在审议《清徐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山西环保部门提出针对性意见:“这样的调整、升级会大幅度降低焦化产业烟尘、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力促进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潘贤掌表示:“通过环保政策措施释放‘绿色驱动力’,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才是从源头上根治结构性污染的治本之策。”
为了给结构性污染动“大手术”,山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山西煤炭产业将退出产能1500万吨以上,煤炭洗选能力压减到18亿吨左右,焦化产业压减过剩产能4027万吨;同时,对煤炭、钢铁、电力、焦化四大优势传统产业,支持企业“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优先支持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以及生物产业、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入驻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纵向比较,山西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横向与大气污染防治的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大改进、提升的空间。”山西环保部门负责人坦言。
日前,山西省下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决战计划》,从破解结构性污染入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散煤清洁化替代、推动运输结构绿色化等,以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6日 14 版)
原标题:山西源头治污保蓝天(小康路上绿色力量)